他是清代画家师法宋元许多名家山水人物花鸟样样精通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20-01-13 02:37:10  阅读:2767 作者:责任编辑NO。许安怡0216

禹之鼎(1647年—1716年),我国清代画家。字尚吉,一字尚基,一作尚稽,号慎斋。后原籍江都。擅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走兽,尤精肖像。初师蓝瑛,后取法宋元诸家,转益各师,精于描摹,功底厚实。肖像画名重一时,有白描、设色两种相貌,皆能曲尽其妙。形象逼真,生动逼真。有《骑牛南还图》、《放鹇图》、《王原祁艺菊图》等传世。

禹之鼎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画家,拿手人物,尤以肖像著称。入京供奉内廷后,誉满京师,“一时名人小像皆出其手”(清·秦祖永《桐阴论画》)。但是,关于他的生平,画史记载却极简略,或许根据他是宫殿画家而非文人士大夫之故。所幸他结识的许多王公大臣在所著诗文或所题画跋中,披露了他的一些行迹。禹之鼎的终身大致可分红4个时期:33岁曾经为早年,居乡习画,主攻肖像;34岁至39岁为壮年,入京供奉,出使琉球;40岁至50岁为中年,声誉京师,创造鼎盛:50岁至70岁为晚年,功成名就,孜求拓宽。

广采获取,转益多师

关于禹之鼎的传统师承,画史仅简略记载:“幼师蓝瑛,后收支宋元诸家,遂成一家法。”(清·秦祖永《桐阴论画》二编下卷)。从著录著作和存世画迹看,他曾广泛宗学前人的人物、山水、花鸟,据著录,他描摹过唐·韩混《五牛图》、吴道子《送子天王图》、五代·周文矩《东山描写图》、宋·赵伯驹《山水图》、文同《墨竹图》、元·赵孟頫《八骏图》《鹊华秋色图》,以及《摹王蒙笔目的》等,存世著作中,也有补景师宋·王诜的《西斋行乐图》、仿赵令穰的《江乡清晓图》、拟马和之笔意的《西郊寻梅图》,以及《仿王蒙山水》等。据《图绘宝鉴续录》评述:“凡描摹旧本,无不乱真。”

明末蓝瑛的山水,对他早年绘画颇有影响。如39岁为陈廷敬所绘肖像《燕居课儿图》卷,布景树石中谨慎的造型和劲健的笔法,与蓝瑛的《江皋话古图》轴即多相同之处,联络禹之鼎38岁与蓝深合绘《云林同调图》卷,可以精确的看出他与蓝氏“武林派”的联系,这种谨慎、劲健的特点在中年著作中还常常可以见到。还有一件作于40余岁的《乔莱濯足图》轴,坡石在勾皴后以色烘托,光彩夺目,这种设色没骨法,与蓝瑛的《红树青山图》轴也很类似,惟繁密苔点近文徵明。

禹之鼎还追学元人之法,期间最倾慕的是王蒙。他曾有多幅仿王蒙之作,如他54岁时所作的《仿王蒙山水》轴,从取景、构图到笔法、墨色,均深得王蒙神髓:59岁所作的《仿王蒙山水》轴(北京故宫博物院藏),在自题中日:“乙酉夏闰,偶过朱邸,读王叔明画,爱玩不能去。其上董思翁为题曰……余甚爱文敏之论,服叔明之画,因稚翁宋八先生命写叔明山水,漫摹粗心,请正。广陵学人禹之鼎。”此题即披露了他对王蒙的敬慕之情。禹之鼎肖像画布景中常用的细致繁细布景,以及解索、乱柴,披麻等山石皴法,无疑都源自于王蒙。一起他对元人的墨竹之法也有所摭取,并运用于肖像画中,如《王土祯幽篁坐啸图》卷中的水墨丛竹。

禹之鼎肖像画中的衣纹线条和树石造型,更多取自宋人。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》记载他:“写真多白描,不袭李公麟之旧,而用吴生兰叶法。”其实,他写真中的线条,有宗法李公麟一路的“行云流水描”,细劲圆转而又挺健流通。而所谓“吴生兰叶法”,则是在罗致马和之的“蚂蝗描”今后构成的,轻逸飘洒而又流利灵动,亦称“柳叶描”,这是他成熟后的本性线条。他后期的肖像画,不只线条,连布局、造型、笔法都受马和之影响,画风更显简练明洁。在造型、笔法方面,他对北宋李成、郭熙也较为倾慕,中年时期,常运尖锐之笔,作工谨造型,画崔嵬山石,呈蟹爪树枝,显现出稳健细谨的相貌。别的,他还宗学过五代周文矩的“战笔描”,南宋马、夏的“折芦描”,用笔运线或颤抖盘纤,或跌宕抑扬,显示出丰厚改变。

他偶然进入的仕女、花卉画,也转学多能。他宗法唐人仕女,面部运“三白法”如《乔元之三好图》卷中的女乐,或用传统的适意重彩法,光彩夺目,如《妆阁清暇图》页:还仿明代徐渭的泼墨法,绘水墨适意仕女,如《芭蕉仕女图》轴,亦效陈淳、徐渭的水墨淡色花卉,作《荷花图》轴,宗宋人的适意设色花鸟,画《梅花仙子图》扇面等等。

禹之鼎从传统中广泛罗致养分,并加以融会贯通,再运用于他的肖像画创造中,使其肖像画逐渐到达登峰造极、登峰造极的境地。

禹之鼎画作赏析

主攻肖像,相貌多样

清初曾经,已构成独立画科的肖像画,除传统的单线平涂法和白描法外,还呈现了江南画法和墨骨法。这种画法在勾勒概括后,面部的结构崎岖和明暗凹凸,均用淡墨烘托出来,并且每图一像,洪染数十层,必匠心然后止。最终再罩上一层颜色,使结构更显坚实、清楚,也更富立体感,故又称凹凸法。

禹之鼎的肖像画,既受曾鲸影响,又不为其所囿,显示出多种相貌。他有纯用“墨骨法”的,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《纳兰性德像》轴;又有纯用白描法的,如南京博物院所藏的《王原祁像》轴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《念堂溪边独立图》卷,但更多运用的是江南画法,以重彩晕染为主,所谓“两颧微用脂赪晕之,娟娟古雅”(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》),如《燕居课儿图》卷、《西斋行乐图》卷等。

但是,他的本性肖像画则是融会贯通,交叉并用,墨骨和色晕偏重,既有淡墨烘托的坚实结构崎岖,又有重色晕罩的明润肌肤色泽,著作描摹逼肖,立体感强,又容光焕发,神采飞扬,到达了形神兼备臻境。存世代表著作有《王士祯放鹇图》卷、《王原祁艺菊图》卷、《乔莱濯足图》轴等。这些图中的主人公肖像,与其他同一主角的肖像画相比较,如《王士祯幽篁坐啸图》卷、《王原祁像》轴、《乔莱观画像》,体貌都毫无二致,可以精确的看出禹氏写真技艺之高明。这种将白描、墨骨、色晕诸法融为一体的画风,既是对传统的集成,也成为一种新格。

禹之鼎的肖像画,在其时盛行文人山水、花鸟的社会风气下,虽未能蔚成一派,但出色的艺术成果仍是得到了世人的公认,画史谓其“工善描写,一时称绝”并非虚誉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